TON应用链主网启动 连接Telegram亿级用户与以太坊DeFi

robot
摘要生成中

TON应用链主网启动,为DeFi应用打开Telegram新渠道

TON应用链(TAC)于本周二正式启动主网,旨在使兼容以太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能够在Telegram的庞大用户生态系统内运行。

随着TAC主网的激活,包括Curve、Morpho和Euler等在内的以太坊DeFi协议已可通过该链在Telegram上使用。TAC代币($TAC)在主网上线后短线拉升,涨幅一度超过50%,最高达到0.0248美元,随后回落至0.026美元附近。

DeFi直通TG十亿用户,TAC能否盘活TVL"膝斩"的TON生态?

技术路径:bridging以太坊DeFi与Telegram用户

TAC被构建为一条基于CosmosEVM的Layer 1区块链。其核心设计理念是提供一个"TON特定跨链层",旨在将以太坊的DApp和开发者与Telegram超过10亿的月活跃用户联系起来。这一技术路径旨在解决TON区块链本身不兼容EVM的问题,从而允许基于EVM的DApp能够通过TAC,进而接入Telegram的专属区块链基础设施。

TAC的生态系统也得到了强大基础设施伙伴的加持,包括LayerZero、RedStone、Blockscout和Babylon等。这些合作将为TAC提供跨链消息传递和预言机数据流服务,确保DeFi应用在Telegram环境中的流畅运行和数据准确性。

目前,包括Curve Finance、Morpho和Euler等知名以太坊DeFi协议,已通过TAC登陆Telegram,为用户提供去中心化交易和借贷服务。

DeFi直通TG十亿用户,TAC能否盘活TVL"膝斩"的TON生态?

分发策略:借助Telegram的用户规模优势

在DeFi领域,分发渠道被视为成功的关键要素。TAC的战略核心在于获得TON生态的访问权限,并通过TON触达Telegram的庞大用户群。据称,用户只需"一键"即可使用DeFi应用,进行交易或收益farming。

一位业内高管表示,TAC的主网上线是"将DeFi推向主流的重要一步",旨在为十亿多用户提供"实际的实用性"。

Telegram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今年1月,这个社交巨头曾与TON基金会达成协议,要求所有区块链小程序基于TON开发。随后又启动了数字资产代币化计划,其创始人曾提到了社交与金融的深度结合,并表示:"我们要让每个聊天窗口都能成为金融入口。"

据悉,TAC背后的开发团队在7月初刚刚完成2850万美元的A+轮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有知情人士透露,投资方中包括某中东主权基金。因此,相比于其他Layer1项目,TAC拥有一个独特优势:它不需要从零开始培养用户习惯,而是直接站在Telegram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DeFi直通TG十亿用户,TAC能否盘活TVL"膝斩"的TON生态?

TON生态:机遇与挑战并存

然而,资本的热捧能否转化为实质性的生态繁荣,还需要市场给出答案。在获得不俗的融资和资源加持后,TON未来发展仍面临现实考验。回顾2024年,对TON生态来说可谓冰火两重天,上半年总锁仓价值(TVL)一度突破7.6亿美元风光无限,却在8月遭遇腰斩式下跌,截至目前不到1.5亿美元。

DeFi直通TG十亿用户,TAC能否盘活TVL"膝斩"的TON生态?

当前TAC面临三重挑战:首先是如何在TON生态整体低迷的情况下,吸引优质DApp开发者持续构建;其次是要突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真正激活Telegram十亿级用户的参与度;最后还要应对监管环境,尤其是涉及链上活动的相关规定。

让十几亿聊天用户突然玩转DeFi,这项任务并非易事。这场连接两大生态的实验究竟能走多远,时间会给出答案。

DeFi直通TG十亿用户,TAC能否盘活TVL"膝斩"的TON生态?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7
  • 分享
评论
0/400
空投猎人小王vip
· 8小时前
又有新空投了嘛?
回复0
BlockchainTherapistvip
· 8小时前
来都来了 盘一笔
回复0
GateUser-5854de8bvip
· 8小时前
啊 tg还能这么玩?
回复0
GasFee_Crybabyvip
· 8小时前
又一个烂尾项目
回复0
0xOverleveragedvip
· 8小时前
生态好起来!
回复0
SleepyValidatorvip
· 8小时前
又一个试图连接母链的玩意
回复0
WalletDetectivevip
· 8小时前
生态不成熟 别急着冲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