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Perp DEX 增长陷入困境 GMX V2 上线反响平平
Perp DEX 赛道面临增长困境,GMX V2 上线反响寥寥
永续合约去中心化交易所(Perp DEX)赛道正处于瓶颈期,GMX V2 主网上线后市场反应平淡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本文将深入探讨 Perp DEX 赛道当前的状况、面临的增长挑战及其根源,并展望可能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发展趋势。
从整体来看,Perp DEX 赛道的交易量仍维持在三月繁荣期的 60% 左右。然而,费用收入和用户数量的下降更为显著,日活跃用户数(DAU)仅为巅峰时期的 30% 左右,总和与巅峰时期的 GMX 单一平台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交易量数据严重依赖代币激励,这与早期 GMX/GNS 基于真实用户行为的增长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某些平台的交易量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易激励。例如,目前交易量领先的某交易前端就通过每周高达 60 万美元的激励措施推动了交易量的增长。另一个表现亮眼的平台也采用了类似的策略,利用社区资金进行交易激励。
尽管交易激励带来了交易量的增长,但从活跃地址数来看,这些平台的真实用户数量可能远低于表面数据。为什么交易激励难以吸引真实用户?主要原因在于专业团队会将交易量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导致平均激励水平偏低。对散户而言,在这些平台交易的收益并不显著,因此难以吸引大量用户迁移。
由于无法吸引真实用户,这些平台也就无法实现良性的自然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代币成为了最重要的产品。市场行情好时,人们关注数据;行情低迷时,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这个困境源于"链上真实用户"识别的难题。如果简单地将一个地址视为一个用户,就会出现类似当前 L1/L2 生态中的情况,即大量刷子和工作室参与其中。市场对 Perp DEX 这类依靠"真实收益"起家的赛道有可持续盈利的预期,如果无法达到这一预期,代币价格就可能迅速下跌。
既然交易激励难以高效吸引用户迁移,那么提升用户体验、降低准入门槛似乎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方向。毕竟,能够操作 Dapp 的用户在整个加密货币用户群体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如果能吸引到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或许是一个突破口。
近期备受关注的机器人交易赛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社交平台前端和托管模式,大大提升了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体验,降低了门槛,帮助普通用户参与小市值代币交易。某知名机器人即使不发行代币,也能稳定维持 3000 左右的日活跃用户。
然而,机器人赛道目前主要集中在迷因币和小市值代币交易上。这些代币的交易周期较短,更注重早期机会,中心化交易所在这方面存在天然劣势。而在主流代币的合约交易方面,去中心化交易所相较于中心化交易所并没有明显优势。
除了机器人之外,去中心化金融钱包本身的可用性提升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方向。例如,通过抽象账户(AA)钱包模式来改善交易体验,但这显然不会是一个快速的过程。
综上所述,Perp DEX 赛道当前面临用户增长瓶颈,交易量中依赖交易激励的成分较高。主要挑战包括增长手段效率低下,难以通过激励措施获取真实用户增长;另一方面,用户体验和准入门槛仍然难以快速改善。机器人交易和 AA 钱包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或许能在未来改善这一状况。
这些问题都很复杂,不是单一产品升级就能解决的。从机器人赛道的发展可以看出,基础设施层面的收益未必高于面向消费者的服务层。在基础机制同质化的情况下,做好用户服务和运营可能带来更大的收益,这与永续合约的发展历程类似——发明者未必是最终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