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贝莱德BUIDL基金:29亿美元规模的RWA先锋如何重塑DeFi格局
贝莱德BUIDL基金:华尔街巨头如何重塑RWA格局?
1. BUIDL基金:资产管理的新范式
贝莱德美元机构数字流动性基金(BUIDL)是一款创新型货币市场基金,将传统金融资产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该基金的核心结构是一个受监管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现金、美国国债和回购协议等低风险资产。
BUIDL代币是基金份额的数字化凭证,每个代币代表基金的一个份额。基金致力于将每个BUIDL代币的价值稳定在1美元,这与传统货币市场基金的做法一致。
收益分配采用独特的机制 - 累积的股息以新的BUIDL代币形式按月直接空投到投资者钱包中。这种设计确保了代币价格的稳定性,使其成为理想的DeFi抵押品。
BUIDL本质上是一个被Web3技术封装的传统金融产品,其稳定性和收益完全源于贝莱德的链下资产管理能力,而区块链技术则提供了高效的交付机制。
2. 贝莱德的链上金融愿景
BUIDL是贝莱德宏大数字化战略的重要实践,旨在通过代币化提升资本市场的流动性、透明度和效率。
贝莱德与Securitize的合作是BUIDL成功的关键。Securitize担任核心技术与服务中枢,负责代币化、转让代理、配售代理和合规网关等职能。双方形成了深度的战略联盟,贝莱德通过战略投资确保了在代币化这一关键技术层上的影响力。
BUIDL的生态系统融合了传统金融与加密原生服务商。纽约梅隆银行担任链下资产的托管方和基金行政管理人,是传统市场与数字世界之间的关键桥梁。数字资产托管方如Anchorage、BitGo等为投资者提供灵活的托管选择。
贝莱德(资产管理)、Securitize(技术与合规)和纽约梅隆银行(托管与行政)构成的"铁三角"是整个运作的核心,缺一不可。
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的入局,贝莱德为整个RWA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合法性和验证效应。BUIDL的架构为其他希望将资产带入区块链的传统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清晰、合规的蓝图。
3. 投资者路径:从申购到赎回
BUIDL的准入门槛极高,仅面向"合格购买者"。投资者必须通过严格的KYC/AML审查,其以太坊钱包地址将被添加到智能合约的白名单中。
申购流程将链下法币与链上代币连接:投资者电汇美元至纽约梅隆银行,贝莱德购买底层资产,Securitize随后铸造相应数量的BUIDL代币并发送至投资者钱包。
白名单是BUIDL合规运作的核心技术机制,只有获批投资者才能持有和转让代币。这确保了基金份额始终由合格投资者持有,满足监管要求。
BUIDL提供两种赎回路径:传统赎回通过Securitize发起,受传统结算周期限制;Circle提供的USDC即时赎回通道则实现了全天候、近乎即时的链上赎回,是BUIDL获得广泛应用的关键功能。
4. 技术栈:连接TradFi与DeFi的桥梁
BUIDL最初在以太坊上推出,采用经过合规性定制的ERC-20标准。其核心修改是白名单转账限制逻辑。
为扩大影响力,BUIDL已扩展至Solana、Avalanche、Polygon等多个区块链网络。Wormhole协议作为跨链互操作性解决方案,确保BUIDL在多链环境中保持统一和流动。
Circle的赎回合约是BUIDL技术栈中的关键创新,提供从BUIDL到USDC的单向、1:1即时兑换。
BUIDL的技术架构采用"中心辐射式"模型管理合规性,同时采用"网状"模型构建流动性。Securitize管理的白名单是所有合规检查的中心枢纽,而多链部署则创建了一个让BUIDL可以自由流动的网状网络。
5. 市场催化剂:BUIDL对RWA生态系统的影响
BUIDL自推出以来资产管理规模爆发式增长,目前已接近29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币化国债基金。
其增长主要由加密原生协议采纳为储备和抵押资产驱动。Ondo Finance、Ethena Labs、Frax Finance等主要DeFi协议都大量配置了BUIDL,验证了其作为DeFi基础设施的价值。
BUIDL迅速超越了富兰克林邓普顿的BENJI基金,成为市场领导者。其多链策略和Circle USDC即时赎回通道是制胜关键,专门满足了DeFi协议对流动性和互操作性的需求。
在BUIDL的带动下,代币化美国国债市场规模已超44亿美元,更广泛的RWA市场(不含稳定币)也已增长至近80亿美元。BUIDL无疑是这一增长趋势的主要引擎。
6. 战略分析与未来展望
尽管取得巨大成功,BUIDL仍面临多维度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如智能合约漏洞)、监管风险(如政策不确定性)和市场风险(如流动性风险)。
BUIDL的核心设计体现了合规与DeFi可组合性之间的深刻取舍。白名单机制确保了合规,但也限制了与无需许可的DeFi协议直接交互的能力,形成了一个"许可制DeFi"生态。
BUIDL代表了一个与开放式DeFi平行的、许可制的、机构级DeFi的开端。在这个新生态中,对知名品牌的信任是首要的安全模型,区块链技术则提供效率增益。
作为贝莱德宏大蓝图的第一步,BUIDL验证了将现实世界资产引入链上的可行性。未来可能扩展至更多资产类别,深化DeFi集成,并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
BUIDL不仅是一个成功的基金,更是一个战略杰作。它精准识别并满足了DeFi生态对稳定、合规、生息抵押品的需求,代表了传统金融与DeFi融合的关键时刻。
然而,BUIDL最深层次的长期风险可能来自加密生态系统内部的哲学分歧。其成功建立在被追求去中心化的协议所采纳的基础上,这种依赖性与许多加密社区成员的核心价值观相悖。BUIDL的长期生命力将取决于加密生态系统是否持续将合规和收益置于纯粹去中心化的追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