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五大方法识别加密市场关键信号 捕捉潜在底部机会
识别市场关键信号的方法
本文旨在分享如何捕捉市场中的重要信号。通过了解风险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潜在的市场底部。
1. 共识度与崩盘顺序
市场不确定性增加时,投资者往往先抛售共识度较低的资产。这符合人性逻辑 - 急需资金时,人们倾向于先出售不太重要的物品。
交易者面对市场不确定性或想降低风险时,通常会先卖出情感依附较低的资产。这种现象在加密货币市场尤为明显,每当比特币接近顶部时,小币种往往会提前见顶。
这是一个重要的预警信号。敏锐的交易者能够在大多数人意识到市场变化之前及时降低风险敞口。
2. 风险资产与优质资产的表现差异
延续上述逻辑,人们倾向于尽可能长时间持有自己珍视的高品质资产,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割爱。
市场中最受欢迎的加密货币通常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涨势。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比特币常常显得坚挺,而在市场崩盘前几周,人们仍在讨论"比特币表现稳定"。
资产抛售顺序通常为: a) 低质量币种 b) 优质币种 c) 全面抛售
3. 反身性效应的出现
市场疲软往往会引发更多疲软。
当大资金在需求减弱时开始抛售,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疲软。这是典型的筹码派发阶段特征,表现为接盘乏力、需求枯竭、趋势转向等。
随着风险资产特征发生变化,经验丰富的交易者会重新评估策略。
"虽然没能在顶部卖出,但市场性质已经改变,是时候降低敞口或平仓了。"
"如果这种跌幅都被认为是严重崩盘,我的投资组合中还有什么潜在风险?"
这种思维转变会引发更多抛售,形成风险偏好消退的正反馈循环。
4. 波动性变化:市场转折前兆
比特币大跌前,市场常常出现一种诡异的平静:波动性骤降,行情窄幅震荡,投资者自满情绪达到顶点。
随后,市场突然崩盘。
这种现象源于市场的平衡与失衡机制。当参与者对价格达成共识时,市场趋于平衡。这种状态下,已知信息被充分消化,投机活动减少,波动性收窄。
平衡状态会持续到某一方感到厌倦或疲惫,或者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一旦平衡被打破,市场就会进入失衡状态。
失衡时,价格剧烈偏离原位,价值判断变得模糊,波动性急剧上升。市场会自发寻求新的平衡点,通常会回归到最近形成过平衡的区域。
正是在这些区域,我们常常看到最强烈的反弹。"初次测试往往是最佳时机",后续测试的反应通常会逐渐减弱。
5. 抛售进程及底部识别
投降式抛售并非终局的开始,而是中局的结束。
a) 小币种与比特币的关系
在当前周期中,小币种往往在比特币崩盘前完成主要抛售。
例如,某小币种在二月底比特币崩盘前已从高点回落88%。这种规律可以作为寻找市场底部的重要指标。
当比特币仍在剧烈波动寻找新平衡时,强势的小币种会率先显示相对强势的枯竭迹象。
简而言之,当比特币进入失衡后期时,可以关注优质替代币来建立平衡仓位。
作为市场参与者,我们的目标是捕捉这些背离现象:
第二季度的底部信号包括:
小币种通常先跌为敬,待比特币触底后其跌势反而放缓。这是甄别优质小币种的关键。
弱者恒弱,而强者则在市场启动前悄然布局。
b) 比特币与传统金融市场的关系
将本文的概念整合应用,我们可以理解以下现象:
核心结论
市场筑底是一个过程,而非瞬间完成:小币种先行 → 比特币接力 → 传统市场殿后
操作要点:重点关注市场结构演变,而非单纯追踪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