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簡化操作隱患與公鏈冷啓動困境 如何構建真實可持續鏈上經濟

robot
摘要生成中

DeFi 簡化操作的隱患與公鏈冷啓動的挑戰

加密貨幣世界有一條常被忽視的真理:越簡單,越危險。隨着 DeFi 的發展,各種工具正在將復雜的鏈上操作簡化爲"一鍵交互"。例如,某 SDK 能將多步 DeFi 操作壓縮成單次點擊,在某新興公鏈生態中首次應用。

這種簡化聽起來很理想,但也隱藏了潛在風險。就像信用卡可能導致過度消費,DeFi 中的"無門檻工具"也可能讓用戶在不了解後果的情況下做出危險操作。授權合約管理資產可能意味着永久失去對資金的控制權,而對新手來說,輕易授權全部資產可能成爲災難的開端。

簡化操作背後的陷阱包括:

  • 授權全部資產相當於將銀行卡和密碼交給陌生人
  • 高收益宣傳可能掩蓋巨大滑點和資金池風險
  • 用戶往往不知某些授權可能導致永久失控

2023年曾發生一起案例,用戶因點擊釣魚連結在短短2分鍾內損失18萬美元,突顯了簡化操作帶來的潛在危險。

從"一鍵交互"到"一鍵爆倉",DeFi便利所帶來的致命陷阱

爲何公鏈追求簡化交互?

鏈上操作的復雜性對新用戶極不友好。從下載錢包到管理助記詞,再到理解 Gas 費、跨鏈、代幣轉換等,每一步都可能導致資產損失。對缺乏技術背景的用戶而言,這些操作就像學習新語言一樣困難。

爲吸引更多用戶,各種工具應運而生,將繁瑣的鏈上操作簡化爲類似掃碼支付的體驗。同時,一鍵發鏈等基礎設施的成熟也大大降低了創建新公鏈的門檻,使得任何團隊都能快速部署自己的區塊鏈。

技術門檻降低不等於成功

盡管技術變得容易實現,但公鏈能否成功的關鍵在於吸引和留住真實用戶。補貼和空投雖然能短期內帶來用戶和資金,但如果缺乎真實需求和良好體驗,用戶很快就會流失。

許多新公鏈在補貼期間 TVL 看似很高,但大部分可能是項目方或機構的資金在互相質押。一旦補貼結束,鏈上活動可能迅速萎縮。更糟糕的是,如果缺乏真實交易需求,補貼可能只會引來短期套利行爲,而非長期用戶。

以 PoL 爲例:激勵真實經濟活動

某新興公鏈提出了 PoL(流動性證明)機制,直接將通脹獎勵分給提供流動性的用戶,以刺激鏈上真實經濟行爲。這種設計類似於將公司股份分給實際使用公司服務的客戶,而非僅獎勵維護基礎設施的節點。

該公鏈還採用了三幣系統設計,包括原生代幣、生態穩定幣和治理代幣,形成"賺取-使用-治理"的良性循環,鼓勵資金留在生態系統內並增強用戶參與度。

數據顯示,該公鏈上線僅5個月 TVL 就接近6億美元,有150多個原生項目活躍。其市值與 TVL 比例較低,表明當前估值可能尚未充分反映鏈上經濟價值。

社區對此持有不同看法:

  • 悲觀者擔心激勵機制可能導致代幣價格長期承壓
  • 樂觀者認爲真實交易和生態發展將推動價格漲

關鍵在於能否形成持續的真實交易需求。該生態中已出現一些promising項目:

  • 某項目將健康行爲與代幣獎勵結合,已與多國醫療機構合作
  • 多個 DEX、借貸、LST 項目正在推動真實資產交易,持續增加 TVL

這些項目的表現將是解決"補貼不可持續"問題的關鍵。

其他公鏈的冷啓動策略

當部署公鏈變得容易,競爭重點轉向如何產生持續的真實交易需求和收入。不同公鏈採取了不同策略:

  • 某公鏈專注於將實體資產引入鏈上
  • 另一公鏈通過子鏈反哺和生態裂變尋求突破
  • 還有公鏈通過多鏈部署吸引項目以補充交易量

這些嘗試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建立真實、可持續的鏈上經濟活動。

結語

DeFi 操作的簡化確實有助於吸引更多用戶,但必須輔以用戶教育、風險透明和真實需求驅動的可持續經濟模式。否則,"一鍵交互"的便利可能變成"一鍵賠光"的災難。

真正成功的公鏈不僅需要降低使用門檻,更要培養能產生持續交易的忠實用戶羣體。只有當用戶願意長期留在生態系統中進行真實交易,公鏈的冷啓動才算真正成功。

DEFI15.7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StakeTillRetirevip
· 08-05 21:46
rug了不亏 套了问题更大
回復0
CodeSmellHuntervip
· 08-05 21:32
技术党又来找茬了,每一行代码都可能是bug
回復0
0xSoullessvip
· 08-05 21:23
唉 韭菜割不完 还要切成丁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