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零知識證明身分系統的困境與多元身分體系的可能性
零知識證明技術在數字身份中的應用及其困境
零知識證明技術在數字身份系統中的應用日益普及,爲保護用戶隱私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這種技術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潛在風險,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首先,零知識證明並不能真正實現匿名性。在"一人一身分"的嚴格限制下,用戶可能無法像現在這樣擁有多個帳號,反而會失去一定程度的匿名保護。
其次,零知識證明無法防止脅迫。即便技術本身能保護隱私,但如果有人被強制要求公開身分信息,這種保護就會失效。
再者,零知識證明無法解決非隱私類的風險,如邊緣案例、系統漏洞等問題。這些問題在堅持"一人一身分"的系統中尤其棘手。
僅僅依靠"財富證明"來防範女巫攻擊也是不夠的。在某些場景下,如全民基本收入和治理類應用中,我們仍然需要某種形式的身分系統。
理想情況下,獲得N個身分的成本應該是N的平方。這樣既能爲用戶提供足夠的匿名性,又能限制大型主體濫用系統。
多元身分體系或許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是顯性的(基於社交圖譜)或隱性的(多種身分並存)。這種方式既能提供必要的匿名性,又能有效遏制濫用行爲。
然而,我們也要警惕某一種身分形式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的風險。這可能會使世界從多元身分體系倒退回"一人一身分"模式。
未來,零知識證明身分項目或許可以與基於社交圖譜的身分體系融合,爲後者提供初始支持,共同構建一個更安全、更均衡的全球分布式身分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