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专属 #WXTM创作大赛# 正式开启!
聚焦 CandyDrop 第59期 —— MinoTari (WXTM),总奖池 70,000 枚 WXTM 等你赢!
🎯 关于 MinoTari (WXTM)
Tari 是一个以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区块链协议,由 Rust 构建,致力于为创作者提供设计全新数字体验的平台。
通过 Tari,数字稀缺资产(如收藏品、游戏资产等)将成为创作者拓展商业价值的新方式。
🎨 活动时间:
2025年8月7日 17:00 - 8月12日 24:00(UTC+8)
📌 参与方式: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WXTM 或相关活动(充值 / 交易 / CandyDrop)相关的原创内容
内容不少于 100 字,形式不限(观点分析、教程分享、图文创意等)
添加标签: #WXTM创作大赛# 和 #WXTM#
附本人活动截图(如充值记录、交易页面或 CandyDrop 报名图)
🏆 奖励设置(共计 70,000 枚 WXTM):
一等奖(1名):20,000 枚 WXTM
二等奖(3名):10,000 枚 WXTM
三等奖(10名):2,000 枚 WXTM
📋 评选标准:
内容质量(主题相关、逻辑清晰、有深度)
用户互动热度(点赞、评论)
附带参与截图者优先
📄 活动说明: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和小号刷量行为
获奖用户需完成 Gate广场实名
Web3从业者面临的跨境法律风险与应对策略
Web3行业从业者的跨境法律风险分析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以太坊等公链网络正逐步展现其作为新一代价值互联网的巨大潜力。这种去中心化的全球性公共基础设施能够实现数据的点对点传输、零成本访问和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然而,其去中心化特性也带来了监管缺失的问题,导致诈骗、盗窃、洗钱等犯罪行为日益猖獗,并呈现出国际化和隐蔽化的趋势。传统的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已难以有效应对这些新型犯罪。
这一现状正推动各国对传统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制度进行大幅改革。本文将从中国相关法律规定出发,探讨Web3从业者选择海外工作是否可行。
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的基本概念
在讨论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之前,需要先明确主权这一核心概念。主权是现代国际法体系的基石,其权利主体为国家,意味着国家在本国领土范围内享有最高且终局性的权力。同时,主权平等原则要求各国不得干预他国内政。
基于此,管辖权的行使可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层面。对内行使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而对外行使权利则受到严格限制,以避免侵犯他国主权。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作为一种对外执法管辖权,必然受到相应约束。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优势,滥用长臂管辖对海外企业和个人进行刑事管辖和执法,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对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的滥用。
中国的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实践
中国司法机关进行跨境刑事管辖与执法时,首先需要确定对相关犯罪嫌疑人及其行为具有管辖权,然后通过刑事司法协助程序,依据国际条约或双边协议向外国请求协助。
管辖权的确定
中国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确立跨境刑事管辖权:
对于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行为,通常依据属人管辖原则确定管辖权。《刑法》第7条规定,中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适用中国法律,但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对于外国公民在国外危害中国或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刑法》第8条规定,如果按中国法律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适用中国法律,但犯罪地法律不予处罚的除外。
在请求外国司法协助前,还需要审查犯罪是否符合"双重犯罪原则",即犯罪行为在请求国和被请求国的法律中均被认定为犯罪且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提出与案件推进
刑事司法协助是跨境刑事管辖和执法的基础。中国《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规定,刑事司法协助包括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安排证人作证、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没收返还违法所得等多个方面。
提出刑事司法协助请求的主体取决于中国与被请求国是否存在相关条约。有条约的情况下,由司法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等机关在职权范围内提出。无条约的情况下,则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某些国家已签订刑事司法协助协定,为跨境执法合作提供了法律基础。
近期跨境加密资产诈骗案例分析
2022年12月,上海静安区检察院披露了一起涉及加密资产的跨境诈骗案。犯罪团伙通过将受害人拉入炒股群,假借"资深导师"身份诱导投资加密货币等方式实施诈骗。
上海警方接到线索后展开侦查,发现这是一个跨境电信网络诈骗团伙。该团伙以公司名义运营多个博彩网站和投资平台,以"稳赚不赔"等口号诱骗受害人投资。
在实际办案过程中,警方并未向外国申请司法协助,而是在国内进行布控,最终于2023年2月至4月间在全国各地抓获59名回流的犯罪嫌疑人。
这一案例反映出,尽管中国已与多国签署刑事司法互助条约,但实践中使用率不高,可能是由于效率低下、手续繁琐以及相关人员对规定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的。
结语
需要强调的是,从事Web3相关业务并不意味着必然涉及犯罪。然而,由于中国监管部门对加密资产持相对否定态度,加上一些执法行为可能存在过度倾向,导致社会对Web3从业者产生了一些误解。
但是,如果中国公民蓄意利用加密资产为幌子,在境外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行为,即使身在国外,也难逃中国刑法的制裁。因此,Web3从业者在选择海外工作时,应当充分了解相关法律风险,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身行为的合法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