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面临合规挑战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行业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5月31日过渡期结束后,多家交易平台虽已撤回牌照申请,但仍在灰色地带继续运营,形成"清而不退"的现象。根据调查,大多数离岸交易所已停止香港新用户注册,但除个别平台外,许多仍在为现有香港用户提供服务,且未发布相关停止公告。法律专家指出,在未获得牌照的情况下经营虚拟资产服务属违法行为。若通过公诉程序定罪,最高可处以500万港元罚款及7年监禁。对于持续违法行为,每日还将额外处以10万港元罚款。专家强调,即使持有其他国家的合规牌照,交易所也不能继续为香港或中国内地用户提供服务。这是因为特定国家发放的牌照仅适用于该国法律,并不等同于全球范围内的经营许可。目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仅有两家平台获得证监会正式牌照,另有11家获得待获发牌资格。同时,11家平台的牌照申请已被退回、拒绝或撤回。有消息称,部分交易所撤离是因为香港证监会要求申请者承诺其任何主体在任何地区都不能拥有中国内地用户。这一要求使得传统离岸交易所难以满足条件。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这些平台可能通过更新法律主体或框架再次申请,但可能无法使用与现有离岸交易所相似的品牌。法律专家认为,只要满足香港关于虚拟货币交易申牌要求,交易所未来仍可再次申请。但为避免公众对交易所合规状态产生混淆,使用与现有离岸交易所相似品牌的可能性较低。专家指出,交易所的法律合规和运营成本较高,这也是许多平台选择撤回牌照的原因之一。目前,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推动Web3发展的政策缺乏全面考虑,耗时过长。同时,政府借鉴传统金融政策制定的规则过于严格,缺乏灵活性和创新精神。未来,香港Web3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有效监管"清而不退"的非持牌交易所,以及如何在合规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将是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重要一步。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收紧 离岸交易所面临合规困境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面临合规挑战
香港虚拟资产交易所行业正经历一场重大变革。5月31日过渡期结束后,多家交易平台虽已撤回牌照申请,但仍在灰色地带继续运营,形成"清而不退"的现象。
根据调查,大多数离岸交易所已停止香港新用户注册,但除个别平台外,许多仍在为现有香港用户提供服务,且未发布相关停止公告。
法律专家指出,在未获得牌照的情况下经营虚拟资产服务属违法行为。若通过公诉程序定罪,最高可处以500万港元罚款及7年监禁。对于持续违法行为,每日还将额外处以10万港元罚款。
专家强调,即使持有其他国家的合规牌照,交易所也不能继续为香港或中国内地用户提供服务。这是因为特定国家发放的牌照仅适用于该国法律,并不等同于全球范围内的经营许可。
目前,香港虚拟资产交易市场仅有两家平台获得证监会正式牌照,另有11家获得待获发牌资格。同时,11家平台的牌照申请已被退回、拒绝或撤回。
有消息称,部分交易所撤离是因为香港证监会要求申请者承诺其任何主体在任何地区都不能拥有中国内地用户。这一要求使得传统离岸交易所难以满足条件。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这些平台可能通过更新法律主体或框架再次申请,但可能无法使用与现有离岸交易所相似的品牌。
法律专家认为,只要满足香港关于虚拟货币交易申牌要求,交易所未来仍可再次申请。但为避免公众对交易所合规状态产生混淆,使用与现有离岸交易所相似品牌的可能性较低。
专家指出,交易所的法律合规和运营成本较高,这也是许多平台选择撤回牌照的原因之一。目前,香港虚拟货币交易所市场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香港推动Web3发展的政策缺乏全面考虑,耗时过长。同时,政府借鉴传统金融政策制定的规则过于严格,缺乏灵活性和创新精神。
未来,香港Web3行业面临的关键挑战是如何有效监管"清而不退"的非持牌交易所,以及如何在合规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这将是香港虚拟资产监管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