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中的应用及其困境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为保护用户隐私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这种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首先,零知识证明并不能真正实现匿名性。在"一人一身份"的严格限制下,用户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拥有多个账号,反而会失去一定程度的匿名保护。其次,零知识证明无法防止胁迫。即便技术本身能保护隐私,但如果有人被强制要求公开身份信息,这种保护就会失效。再者,零知识证明无法解决非隐私类的风险,如边缘案例、系统漏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坚持"一人一身份"的系统中尤其棘手。仅仅依靠"财富证明"来防范女巫攻击也是不够的。在某些场景下,如全民基本收入和治理类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份系统。理想情况下,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应该是N的平方。这样既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匿名性,又能限制大型主体滥用系统。多元身份体系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是显性的(基于社交图谱)或隐性的(多种身份并存)。这种方式既能提供必要的匿名性,又能有效遏制滥用行为。然而,我们也要警惕某一种身份形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风险。这可能会使世界从多元身份体系倒退回"一人一身份"模式。未来,零知识证明身份项目或许可以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为后者提供初始支持,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均衡的全球分布式身份生态系统。
零知识证明身份系统的困境与多元身份体系的可能性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中的应用及其困境
零知识证明技术在数字身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为保护用户隐私提供了新的可能。然而,这种技术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首先,零知识证明并不能真正实现匿名性。在"一人一身份"的严格限制下,用户可能无法像现在这样拥有多个账号,反而会失去一定程度的匿名保护。
其次,零知识证明无法防止胁迫。即便技术本身能保护隐私,但如果有人被强制要求公开身份信息,这种保护就会失效。
再者,零知识证明无法解决非隐私类的风险,如边缘案例、系统漏洞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坚持"一人一身份"的系统中尤其棘手。
仅仅依靠"财富证明"来防范女巫攻击也是不够的。在某些场景下,如全民基本收入和治理类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某种形式的身份系统。
理想情况下,获得N个身份的成本应该是N的平方。这样既能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匿名性,又能限制大型主体滥用系统。
多元身份体系或许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它可以是显性的(基于社交图谱)或隐性的(多种身份并存)。这种方式既能提供必要的匿名性,又能有效遏制滥用行为。
然而,我们也要警惕某一种身份形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风险。这可能会使世界从多元身份体系倒退回"一人一身份"模式。
未来,零知识证明身份项目或许可以与基于社交图谱的身份体系融合,为后者提供初始支持,共同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均衡的全球分布式身份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