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貨幣投資糾紛:民事與刑事的法律界限探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虛擬貨幣投資糾紛中的法律界限:民事糾紛與詐騙犯罪的區分

引言

自2021年相關監管政策出臺後,我國對虛擬貨幣的態度趨於明確:不禁止公民投資,但不提供法律保護,風險自擔。虛擬貨幣不被視爲法定貨幣,不應在市場上流通。這導致司法實踐中,虛擬貨幣相關糾紛的處理變得復雜。民事立案難度加大,而刑事立案的證明標準又相當高。

然而,司法機關對主流虛擬貨幣的財產屬性認同度正在提升。有時甚至出現一些極端情況,即純粹的投資糾紛也被當作刑事案件處理。因此,明確區分"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的界限變得尤爲重要。本文將通過一個具體案例,深入分析這一問題。

虛擬貨幣投資糾紛中,投資糾紛與詐騙犯罪的界限

一、案件概述

廣東省佛山市中院的一份公開判決書((2024)粵06刑終300號)揭示了一起典型案例。2022年5月至6月間,被告人葉某某通過虛構投資項目,承諾高額回報,誘導多名被害人進行投資,共計價值250萬元人民幣(包括50萬元等值的USDT)。

葉某某獲得資金後,將大部分用於個人消費和還債。當無力支付利息和退還本金時,被害人報案。法院審理後認定葉某某構成詐騙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1年,二審維持原判。

被告人及其辯護律師主張這是民間借貸關係,並質疑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收取了50萬元價值的虛擬貨幣。但這些觀點未被法院採納。

二、從"民事糾紛"到"刑事詐騙":認定的標準是什麼?

區分"民事糾紛"和"刑事詐騙"的關鍵在於:行爲人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主觀故意,以及是否客觀上實施了欺騙行爲。

本案中,法院認定葉某某構成詐騙罪的主要依據包括:

  1. 被告人承認將部分投資款用於還債。
  2. 部分資金被用於個人放貸和投資虛擬貨幣。
  3. 收到100萬元投資款後次日即購買奔馳轎車。
  4. 收取投資款時已有外債,無房產。
  5. 月收入不足以支付車貸,入不敷出。
  6. 制作虛假虛擬貨幣轉帳記錄欺騙被害人,案發前未積極償還。

這些因素綜合起來,足以支持法院的判決。除非被告能提供真實投資的證據,否則難以辯駁。

三、法院認定:虛擬貨幣可以作爲詐騙對象

本案中,法院認可了價值50萬元的USDT作爲詐騙對象。盡管辯護律師質疑無法證明收到虛擬貨幣,但法院基於以下理由認定事實:

  1. 微信聊天記錄顯示被告確認收到USDT。
  2. 被告在筆錄中承認收到虛擬貨幣。

法院認爲,虛擬貨幣具有管理可能性、轉移可能性和價值性,可以作爲詐騙罪的犯罪對象。

四、實務判斷:投資者被騙了,一定是詐騙嗎?

並非所有投資損失都構成詐騙犯罪。司法實踐中,判斷是否構成詐騙罪通常考慮以下因素:

  1. 行爲人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
  2. 是否存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行爲?
  3. 受害人是否"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財產"?
  4. 資金流向和用途是否真實、合法?

這些標準有助於區分真實的商業失敗和蓄意詐騙行爲。

虛擬貨幣投資糾紛中,投資糾紛與詐騙犯罪的界限

五、結語

虛擬貨幣投資領域機遇與風險並存。從司法實踐看,相關糾紛呈現"民刑交織"的復雜趨勢。對投資者而言,應提高警惕,謹慎決策,避免輕信"內幕消息"或"穩賺不賠"等說辭。

一旦遭受損失,應理性評估維權途徑,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民事訴訟或刑事立案。只有在規範中發展,才能實現技術進步與法治保障的平衡。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3
  • 分享
留言
0/400
MetadataExplorervip
· 07-18 14:16
炒币还是要合法合规啊
回復0
WalletsWatchervip
· 07-17 19:07
有法院认可就行,认清本质
回復0
FlashLoanLarryvip
· 07-17 19:05
哈哈,中国的合法alpha现在真是一个套利机会
查看原文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