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监管部门警惕虚拟货币风险,中国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发展分道扬镳近期,全国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公告,提醒公众警惕打着"稳定币"等旗号的非法金融活动。尽管稳定币概念由来已久,但一直局限在小范围内。随着美国通过相关法案以及国内大型企业有意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消息传出,内地民众开始逐渐了解稳定币及其他虚拟货币。在此背景下,一些自媒体账号摇身一变成为web3传播者,频繁输出与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的内容。在传统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新兴事物往往最具吸引力。然而,虚拟货币领域本就容易滋生问题,此前被打击的资金盘项目也开始重新活跃。这自然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警惕。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内地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严格态度,不仅是因为其可能滋生违法犯罪活动,更本质的原因是中国内地缺乏虚拟货币的生存土壤。简而言之,中国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不允许发展虚拟货币。各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表态反映了这一立场。深圳市相关部门指出市场对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广泛关注,同时提示警惕一些机构以"金融创新"等名义吸收资金、诱导炒作的行为。浙江省则将稳定币等称为"概念",暗示其不符合国内金融政策。其他地方如苏州、北京、甘肃、重庆、宁夏等也发布了类似通知。这种全国性的警示让人联想到2017年和2021年的相关监管政策。实际上,自2021年9月15日以来,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强监管政策一直未变。尽管近期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大涨,但内地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仍然严格。早在2013年央行等部门发布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后,内地的加密领域就分化出"链圈"和"币圈"两条路径。"链圈"主张重点发展区块链技术,以联盟链和公链为主,参与者多为技术人员;"币圈"则涉及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各种业务,包括投资、交易、发行等。2021年9月15日,中国内地明确将币圈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予以严厉打击。自此,链圈与币圈之争尘埃落定:中国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严禁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虽然未明确禁止个人投资虚拟货币,但法律不承认其效力,也不提供相关保护。对了解中国强中心化社会治理模式的人来说,"只要区块链,不要虚拟币"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区块链技术只是比特币诞生的条件之一,代币激励策略对公链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真正从事web3建设的人如果无法适应,只能选择出海发展。
中国监管划清界限:支持区块链技术 严控虚拟货币发展
金融监管部门警惕虚拟货币风险,中国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发展分道扬镳
近期,全国多地金融监管部门相继发布公告,提醒公众警惕打着"稳定币"等旗号的非法金融活动。尽管稳定币概念由来已久,但一直局限在小范围内。随着美国通过相关法案以及国内大型企业有意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消息传出,内地民众开始逐渐了解稳定币及其他虚拟货币。
在此背景下,一些自媒体账号摇身一变成为web3传播者,频繁输出与稳定币等虚拟货币相关的内容。在传统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新兴事物往往最具吸引力。然而,虚拟货币领域本就容易滋生问题,此前被打击的资金盘项目也开始重新活跃。这自然引起了金融监管部门的警惕。
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内地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严格态度,不仅是因为其可能滋生违法犯罪活动,更本质的原因是中国内地缺乏虚拟货币的生存土壤。简而言之,中国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不允许发展虚拟货币。
各地金融监管部门的表态反映了这一立场。深圳市相关部门指出市场对以稳定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广泛关注,同时提示警惕一些机构以"金融创新"等名义吸收资金、诱导炒作的行为。浙江省则将稳定币等称为"概念",暗示其不符合国内金融政策。其他地方如苏州、北京、甘肃、重庆、宁夏等也发布了类似通知。
这种全国性的警示让人联想到2017年和2021年的相关监管政策。实际上,自2021年9月15日以来,中国内地对虚拟货币的强监管政策一直未变。尽管近期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大涨,但内地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对虚拟货币的态度仍然严格。
早在2013年央行等部门发布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后,内地的加密领域就分化出"链圈"和"币圈"两条路径。"链圈"主张重点发展区块链技术,以联盟链和公链为主,参与者多为技术人员;"币圈"则涉及与虚拟货币相关的各种业务,包括投资、交易、发行等。
2021年9月15日,中国内地明确将币圈业务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予以严厉打击。自此,链圈与币圈之争尘埃落定:中国支持发展区块链技术,但严禁虚拟货币相关业务。虽然未明确禁止个人投资虚拟货币,但法律不承认其效力,也不提供相关保护。
对了解中国强中心化社会治理模式的人来说,"只要区块链,不要虚拟币"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区块链技术只是比特币诞生的条件之一,代币激励策略对公链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现实情况就是如此,真正从事web3建设的人如果无法适应,只能选择出海发展。